中研院政治所的奠基與成所

中央研究院是我國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但是在中研院內卻長期沒有政治學研究所,雖有政治學相關研究的學者,卻僅能散於各所,這對於中研院的學科完整、和我國政治學的發展而言,都是很大的缺憾。於是在中研院成立政治所,就成為台灣政治學界長期努力的目標。在這其中發揮最重大的作用、產生最關鍵影響的,是胡佛院士。

胡院士最初的研究領域是憲法,而以發展我國的民主憲政為職志。他於民國47(1958)年赴美國留學,在Emory University專攻比較政府與美國憲法,回國後進入台大政治系任教。到了民國58(1969)年,胡院士在耶魯大學的政治系擔任訪問學者一年,深受當時政治學走向經驗科學的影響,並將此一風潮帶回國內,成為推動台灣政治學轉型的先驅。在因緣際會之下,胡院士成為中研院的第一位人事主任兼發言人,襄助王世杰院長,替中研院建立了重要的典章與制度基礎。因此胡院士對於中研院的法規和運作,具有極為深刻的了解。後來,胡院士又主導了國科會內推進政治學研究的工作,使得新興的經驗科學途徑獲得了國家的經費支持。從台大、中研院,到國科會,胡院士在這些關鍵性的位置上,都大大地推動了政治學的轉型和發展。由於他的聲望與重大學術影響,遂在民國87(1998)年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會議上,當選為人文組的第22屆院士,可謂實至名歸。

在中研院的歷史中,曾經有幾位政治學領域的院士,例如研究憲法的錢端升與王世杰,治外交史和國際法的周鯁生,和治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蕭公權等,這些都是在民國37(1948)年所選出的第一屆院士,均為當時的碩學鴻儒,但是其治學所反映的主要是法律與思想的早期政治學傳統,而且此後多年亦無後繼。胡院士當選院士後,不但是當時唯一的政治學院士,而且其研究領域也反映了新一代的政治學傳統。當選院士的學術殊榮對於胡院士推動在中研院的政治學研究,當然具有重大的意義。而由於胡院士曾擔任中研院的人事主任,對於院內的制度規章極為熟稔,充分瞭解在中研院建立新所的要求與流程,這也對他倡議成立政治所構成了有利的條件。

在中研院成立政治所的倡議,最早是由人文組的院士們於民國83(1994)年的第21次院士會議中提出。當時院士們主張要發展基礎社會科學,建議採單一學科設所的方式,並擬定各學科研究所的設立階段表,其中即建議要成立政治學研究所。此後在民國86(1997)年中研院中長程學術發展規劃會議的分組研議報告、以及87(1998)年「中央研究院發展藍圖」當中,更具體地建議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應於十年內逐步完成政治學、法律學、心理學等基礎學門的設所規劃,以加強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此時由於胡先生當選了新科院士,便更得以在院內積極推動政治所的成立。只是除了政治學之外,心理學和法律學也積極地爭取設所,競爭頗為激烈。在這個關鍵時刻,由於胡院士對於政治所的規劃最為詳實可行,並對院方進行了非常成功及有說服力的簡報,獲得了李遠哲院長的肯定,因此在三學科中唯一獲得了院方的支持,而確定了政治所將最先成立,於是設所工作乃得以順利展開。

在中研院成立一個新的研究所,都必須要經過一個相當時期的「籌備處」階段。此類籌備處和其他機構與單位的籌備處有相當的不同,並非僅是完成在正式成立前數月或最多一、二年的準備工作,而是要運作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以確保該所的各項機制已臻成熟,研究水平已達標準,並皆符合原先的規劃與目標,如此才能夠正式成立。在籌備處的階段,研究人員的新聘、續聘與升等皆由籌備處的學術諮詢委員會來決定,學諮會除籌備處主任之外,餘皆由所外委員組成。籌備處如果研究表現不佳,則未必能夠順利成所,因此籌備處是一段長時間的考核與試煉的時期,其目的在千錘百鍊,確保學術的品質與優秀。而只有在各項表現均能達標之後,院方才會讓籌備處正式成所,自行決定人員的晉用與升遷,放其「單飛」。在政治所設所之時,中研院各所的籌備處階段長短不一,平均時間長達9年,因而在此時規劃設立的便是政治所的籌備處,而正式成所,則還要等待相當的時間之後。

民國88(1999)年10月,中研院正式成立了政治學研究所規劃委員會,由胡佛院士為召集人,而在10月21日召開了第一次的會議,其後並召開多次後續會議。在胡院士領導之下,規劃委員會探討了當時國內政治學發展狀況與各項可資運用的資源,根據中研院作為國家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的使命與地位,考慮政治科學發展的方向及我國政治變遷的特色,開始籌擬設所規劃案,並決定數項設所的基本構想:第一、規劃研究的領域必須具有基礎理論價值,對於深化國內政治學的研究具有帶領作用;第二、研究科目與議題領域宜慎加選擇,不宜太多,俾能集中資源、追求卓越;第三、研究方向應與國家需求相結合,一方面可以產生具有較大社會效益的學術成果,一方面可以充分運用比較優勢,爭取在國際學術界的表現;第四、研究結構宜具彈性,以便研究人力可以相互交流與搭配,發揮跨科目的研究效果;第五、在整體規劃上作階段性的設計,以配合政治所在成長階段的不同需求。

依據上述的基本構想,設所規劃案起草小組在89(2000)年7月提出規劃案的第一次草案,在90(2001)年9月提出第二次草案,經起草小組多次協商後定稿。當前政治所的基本架構就是依循此一草案所訂定的原則而設置的。草案並確定了政治所在短、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在這一段規劃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胡院士擔任了領導的角色,同時也獲得楊國樞和朱敬一兩位前後負責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副院長所給予的極大鼓勵與支持。在基本構想決定了之後,政治所便開始了組織建構的工作。

此時籌備工作的關鍵便是尋覓合適的籌備處主任,以帶領各項工作的展開。吳玉山教授當時任教於台灣大學政治系,並擔任國科會政治學門召集人,自民國80(1991)年從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歸國後,在台大政治系已經從事教學研究工作10年。當時吳玉山受朱敬一副院長之邀,加入了政治所的籌備工作。在90(2001)年3月21日的一場會議當中,朱敬一副院長、中正大學黃紀教授、國科會社科中心主任管中閔教授與吳玉山開始商討籌備事宜,並規劃籌備處主任的可能人選,不過當時並未有所確定。到了7月31日,院方表明希望由吳玉山來接任籌備處主任,胡佛院士也以過去臺大師長以及政治所主要規劃人的身分給予極大的鼓勵,並詳細解釋了中研院的情況,乃使得吳玉山決定承接此一艱鉅的任務。在8月22日,吳玉山拜見了李遠哲院長,在懇切的會談中,確認了絕不會有任何政治力量干預政治所學術研究的保證(而事後院方對政治所果然從沒有任何干預,只有支持)。9月15日,納莉颱風即將來襲,風雲變色,當天朱副院長在中研咖啡廳召集了吳玉山、朱雲漢、黃紀、林繼文等四人商談,擬定了政治所設所學術諮詢委員會的名單,包括胡佛、牛銘實、關信基、賴景昌、林正義、梁其姿、朱雲漢、黃紀與吳玉山等人。在這些委員當中,包括的主要是未來所內的核心、重要的國內外合作學者,和中研院內相關領域的研究所長,希望能集各方之力,快速推動政治所的成立。當日同時決定了此後設所的進行步驟:第一、先拜見胡院士;第二、召開學諮會第一次會議,審查設所規劃案,並向院長正式提出籌備處主任人選;第三、由胡院士與吳玉山會見歐美所法政組與社科所政治組的研究人員,告知設所事宜;第四,會見人文與社會各所主管,告知設所事宜;第五,於10月11日院務會議提出設所案,由吳玉山進行報告;第六,於10月20日開院評議會,提出設所案,亦由吳玉山報告。通過後再報總統府與人事行政局,整個籌備工作的規畫乃從而決定。

在9月17日,納莉颱風對中研院的院區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損害,大量書籍泡水、實驗器材流失,到處一片泥濘,但政治所的設所工作沒有受到一絲的延滯,仍然緊鑼密鼓地進行。9月23日,第一次設所學術諮詢會議召開,選出胡佛院士為召集人,提出設所規劃草案並討論通過,以及決定籌備處主任人選。接下來胡院士和吳玉山便密集地與院內人員會談,報告政治所籌備的狀況,獲得大家的支持。在10月11日,李院長主持院務會議,吳玉山報告了政治所設所案,並順利獲得了通過。在10月20日,設所案報到評議會,這是中研院的最高決策機構,在吳玉山報告後,歷經一番討論後,也順利通過。當時有評議員建議政治所應該設於臺灣大學校區內,但多數評議員覺得不宜。接下來便進行向歐美所與近史所借用場地,作為政治所開辦時之使用空間,以及規畫預算(開辦費),經緯萬端,同時進行。在使用空間方面,經由朱副院長協調以及我方的努力爭取,歐美所林正義所長與近史所呂芳上所長均慨然同意出借近美大樓和近史所部分空間供政治所籌備處使用。在新建的社會科學大樓尚未完成之前,政治所籌備處將在近美大樓二樓左翼與近史所舊大樓B棟的一、二樓左翼開始運作。近美大樓主要是行政區域,近史所主要是研究室。在預算費用方面,設算出91年政研所籌備處在8到12月間的需求,得出預算為800萬,並於90年底報知院方,作為開辦費用。其後關於延攬研究人員方面,又需要積極努力。當時規劃,吳玉山與朱雲漢需向台大爭取轉任與合聘,林繼文需向社科所爭取調職,而黃紀則爭取由中正大學轉任。在經過接下來數個月的努力後,確認朱雲漢、林繼文和吳玉山三人將是政治所籌備處成立時之三位研究人員。至於行政團隊方面,也積極進行籌備。

在11月21日中研院發函總統府,報請准予設立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經總統府徵詢行政院之意見後,於91(2002)年3月12日函覆中研院同意成立。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設所學術諮詢委員會也於3月22日起正式成立,仍由胡佛院士為召集人,吳玉山等八位擔任委員。其後政治所學諮會在4月15日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以及通過新聘人事案,並且通過政治所的英文名稱為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英文簡稱為 IPSAS。政治所所徽,取意於古希臘的愛奧尼亞柱式及其民主表徵,和自許做學術的中流砥柱,書法則為歐豪年先生手筆。

民國91(2002)年8月7日,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在近史所的檔案館舉行了成立典禮。典禮由李遠哲院長,朱敬一副院長、曾志朗副院長、胡佛學諮會召集人、吳玉山籌備處主任等共同主持。胡院士在發言時特別強調政治學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在中研院成立政治學研究所的特殊意義,應發展台灣的政治學以與國際學界交流,並可以本土研究補充當代政治學的不足。中央研究院乃正式成立了研究政治學為專職的研究所,在我國政治學的發展上創下新猷。

政治所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是從91(2002)年籌備處成立,到95(2006)年末、96(2007)年初正式遷入新建的人文館,共約四年半的時間。在此草創時期,政治所的研究人員從三人增加到九人(吳玉山、朱雲漢、林繼文、徐斯儉、吳親恩、徐火炎、丁志鳴、邱訪義、吳重禮),可以說規模初具,預算、圖書與設備快速增加,而人文館的新大樓也開始興建。最為重要的,是對於設所規劃書中對政治所發展的宏觀設計開始具體落實,奠定了政治所日後的發展基礎。

政治所在成立之初,即以發展基礎理論研究、配合國家實際需要,和開拓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研究領域為宗旨。為了實現這三個宗旨,政治所總的研究方向設定是「以理論為導向、以區域為基礎的比較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theory-oriented, area-based study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在這個總體架構之下,政治所設計了五項重點研究領域,它們分別是:第一,台灣政治與新興民主國家;第二,中國大陸與社會主義政經轉型;第三,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理論;第四,東亞政治變遷與全球民主發展;第五,政治學研究方法。

這幾個研究領域包含了我國當前重大的政治發展議題,和相對應的政治科學研究範疇,它們的設定,一方面是配合國家發展的需求,一方面也針對國內享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努力求取學術上的突破與發展。它們是以台灣為中心,而後逐步擴散,由台灣政治而中國大陸研究、再擴及兩岸間的關係、再擴及東亞研究。最後政治學方法論的研究,是從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與研究途徑的創新來增強各個經驗領域的研究能力。在前四個研究領域當中,都具有大小不同的區域特性,但不拘泥於區域研究,而是既掌握區域特色、又發展相對應的適當學術領域。既照應區域,又照應學科。因此台灣政治是從新興民主國家的研究加以理解,中國大陸是放置在社會主義政經轉型的框架當中,兩岸關係是和國際關係的理論相接,而東亞政治變遷則納入全球民主發展的視角。這四個「區域/學科」的領域,加上方法論的研究,是IPSAS掌握相對學術優勢、和國際學術主流接軌,並為社會提供具體貢獻的最佳發展策略。

政治所自成立以來,對於各方面的規劃,包括人員的進用,都是著眼於發展上述五大重點研究領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政治所對應於重點研究領域設立了五個研究群組。在設所規劃書當中,就已強調建立研究群組的重要,其目的在建立研究團隊、集中研究力量,以求取重點突破。研究群組是彈性的編組,一位研究人員可能同時屬於幾個研究群組,然而在每一個研究群組當中,有其核心人員。政治所從甫成立開始,對於人員的進用,就已經著眼於培養相對於五個重點研究領域的五個研究群組,力圖加以充實。

由於政治所初期是借用歐美所和近史所的空間來運作(近美大樓二樓左翼與近史所舊大樓B棟的一、二樓左翼),很快就幾近飽和,無法擴展,因此一開始就參與了人文館大樓的興建規劃,預計在大樓完成後遷入,以獲得發展空間。在民國95(2006)年末,人文館大樓落成,政治所與台史、法律、社會、語言等人文社會科學各所乃陸續遷入,政治所分配到北棟五、六樓的空間,標誌著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的開始。在歐美所和近史所的這四年半之間,政治所從一開始的「篳路藍縷」,借用分開的兩處空間進行運作,到此時在新建大樓之內擁有了自己的活動空間,從最早的三位研究人員增長三倍到九位,同時行政部門逐漸齊備,支援學術研究活動,而預算、圖書,軟硬體設備也同步增加,顯現研究所投入的能量大增,而各項研究的表現與成果也大幅提升。在96(2007)年4月2日,政治所在人文館五樓新址,舉行了「喬遷暨感恩茶會」,邀請翁啟惠院長與劉翠溶副院長參加,並由胡佛院士致詞,標誌著政治所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的開始。

在遷移到新址之後,政治所持續發展,而後又經過了五年半的時間,在人員、經費,與圖書等方面不斷擴充,而政治所的國內與國際學術影響力也不斷增長。在籌備處成立後十年間持續的努力經營下,中研院政治所已經成為台灣政治學的頂尖學術機構,亞洲政治學研究的重鎮,並在若干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的地位,因此經與胡院士密切地諮詢與討論後,政治所在100(2011)年6月27日的籌備處學諮會中,提出了「成所計畫書」,並獲得了通過。此一計畫書嗣後在100(2011)年9月22日和101(2012)年4月14日的院務會議和院評議會中,由吳玉山提出報告,並分別獲得通過,而後報請總統府核定。在101(2012)年8月7日,政治所正式成所,並在人文館五樓的政治所舉行成所典禮。由李遠哲前院長、王汎森副院長、胡佛學諮會召集人,與首任所長吳玉山共同將「籌備處」三字從政治學研究所的所名後移除,代表政治所的籌備處時期結束,從此正式成所。此時距離籌備處於91(2002)年8月成立剛好十年。「十年磨一劍」,這在中研院政治所的身上,完全體現了出來。

在成所典禮上,成所後第一任所長吳玉山做了以下的致詞,標誌著政治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王副院長、李前院長、胡召集人、各位學諮委員、各位所長、立法院陳委員、各位貴賓、各位同仁:

今天是我們政治所成所的日子。十年來所裡的同仁念茲在茲就是等這一天。中研院極為嚴謹,在每一個所正式成立前都會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籌備過程。我們計算了一下,全院各所的籌備處從成立到正式成所的平均時間是九點四年,政治所差不多剛好落在這個平均點上。多年來,我們尊重院裡悠久的傳統,也持續地努力做出成績,希望達到正式成所的標準。十年的淬礪磨練,終於成就一把好劍,今天這把學術的寶劍可以出鞘了!

十年磨劍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懷著「感恩」的心情。這就是我們背後的橫幅所要凸顯的兩個字。首先,我要感謝翁院長及院方對政治所的照顧與支持。接下來,我想要謝謝李前院長,您當年做了關鍵的決定,支持政治所籌備處成立,我們才有以後的發展。今天,還有好幾個重要的學科,正在排隊等待成立籌備處。政治所是幸運的。當年李院長賦予我開辦的使命,十年後終於收成,希望他不會覺得等的太久。曾經有不清楚狀況的國外朋友問到,你們辦一個政治所,議題敏感,上面有沒有甚麼壓力?我的回答是,院裡沒有壓力,只有支持。李院長完全尊重學術,讓我們放手施為,從一開始我們就訂定了幾個結合學術發展和國家需要的大方向,全力推動,結果的確做出了成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院長做為世界級的學者,雍容大度,對同仁下屬極為寬厚尊重,這是我親身感受的。我們謝謝李院長。

第二位要謝的,是恩師胡院士。胡院士教育了國內政治學界整整一代的學者。他是我們大多數研究同仁的老師,或是師祖。胡老師對於政治學的推動,不遺餘力。是胡老師做了籌備處的規劃,給李院長做了報告,贏得了李院長的信心,才有政治所籌備處的成立。此後十年胡老師領導學術諮詢委員會,對於政治所的全力支持和寶貴建議,是我們能持續發展的主要支柱,在此感謝胡老師。

在政治所成長的過程當中,前後幾位負責人文的副院長是直接指導我們、支持我們的長官。楊國樞副院長在計畫階段大力支持胡老師,支持政治所;朱敬一副院長指導我們籌備處的成立,並替我們協調,找到所需的空間,他又幫我們爭取預算,建制人力;劉翠溶副院長在人文大樓的建成和各所搬遷的過程中給予我們協助;王汎森副院長在我們正式成所的過程中,費了非常大的心力,幫了極大的忙。王副對於政治學的發展一直鼎力支持。我與他相識是在他擔任國科會人文處長、找我去當政治學門召集人的時候,從此開始了我的學術行政生涯。我非常高興政治所成立時,王副能夠代表院方來,也非常感謝他的祝福。更希望將來政治所能夠繼續獲得院方的支持,特別是在空間以及員額的方面,我們的需求是非常殷切的。

在籌備處的這十年當中,許多重大的決策,包括人事案與升等案等,都是偏勞我們的學諮會。政治所的學諮會到現在共有三屆,由胡老師擔任召集人,成員都是望重一時的國內外學者。在本屆的學諮委員當中,有兩位特別從國外趕來,參加我們的成所典禮和學術研討會,他們是鄭敦仁教授和謝復生教授,還有台大的包宗和副校長、政大的黃紀教授、以及本院的林正義研究員也是專程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學諮會對於政治所的影響重大,替我們擬定方向、把關人事、督促研究發展,讓我在這裡謝謝各位學諮會委員。

我還要感謝人文組各所對我們的支持與協助,特別是歐美所與近史所在我們成立的前四年半,借給我們寶貴的空間,實在至關重要。也謝謝語言所給予我們各種資訊與建議。當時語言所還處於籌備處的階段,但是在何大安主任的帶領下已經非常有基礎和經驗,因此我們多所求教,而語言所也傾力相助。講到這裡,讓我特別謝謝三位在關鍵時刻幫助我們的行政人員:一位是現在故宮秘書室的王芸芬主任,她當年在學諮總會協助我們所進行籌備處成立的各項大小工作,包括預算的編訂等。後來我們搬到人文館,王主任調到了總務組,又給我們幫了大忙。第二位是現在基因體中心的王玫婷小姐,當時她在總辦人事組,幫我們急如星火地趕辦聘審案件,也讓我們熟悉各種人事法規。第三位是語言所的徐明玲小姐,有關籌備處日常運作的大小事情,我們不斷地叨擾詢問,一直到今天,她還是不厭其煩地協助我們。十年前籌備處成立之時,我們只有三名研究人員:雲漢、繼文,和我。另有兩位行政人員,一位國科會專任助理,外加兩位工讀生,一共八個人,就這樣開辦起來。當時我沒有任何經驗,連中研院都沒有來過幾趟。如果沒有院方的支持、各所的幫忙,以及幾位關鍵行政人員熱心的協助,我無法想像一切將要如何展開。這個銘感的心情,一直存續至今。

最後讓我謝謝我們的研究同仁,一起打拼的伙伴。他們一方面有優良的研究環境,但是另一方面壓力又極大,大家表現都如此優秀,而學界的期待又那麼高,將來我們還要一起更攀學術的高峰。我也要感謝政治所的行政人員和助理們,沒有你們的付出,是不可能有任何醒目的研究表現的。我這個主任,又有完美主義的傾向,不厭其煩地講究細節,與我一起工作的同仁們,真是謝謝你們多年來的包容。

站在今天成所的時間點,讓我們回頭看看。十年以來,我們努力國際化、但不敢忘記國家和社會當下迫切的需要;我們追求卓越、但尊重不同的學術興趣和方法;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升遷和考核上絕對公平,尊重制度,只想選拔才能,絕對沒有任何個人關係介入的可能。這一切都是為了替政治所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在這十年當中,我們除了追求學術表現,也努力營造一個大家庭的氛圍。從籌備處成立到今天,所有的研究同仁、行政人員、培育人員,以及專任助理,都是我徵聘進來的,我對每一個人都關心、都有感情。我沒有能力、或心情,做一個效率至上的經營者,但是深信一流的學術機構可以在優秀同仁的相互激盪,以及謙和關懷的氣氛中逐漸孕育養成。一個所是有文化的。我們悠游其中,不自覺地受到它的影響。十年成所最重要的不是拿去了籌備處的三個字,表示獨立自主,而是形成了追求卓越、尊重多元、絕對公平和謙和關懷的文化。一旦這個文化確立,不論人員如何物換星移,中研院政治所都將持續茁壯成長,成為有表現、有特色的所,這是我所深信不疑的。

謹代表政治所,感謝大家前來,給予我們祝福。今後的政治所,一定會更拼命、更努力。謝謝大家。」

從此政治所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